返回
详情

当你准备好了,就什么都不会缺

万行开示   2014-08-08 08:27

非常欢迎广州月圆宫全体人员来到东华寺修学佛法。你们是搞美容的,美容这个行业大有市场,它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美丽,非常值得推广。

 

当一个人来到你的面前请你为她美容时,你要如何为她服务呢?首先你要根据她的长相和特点,为她制定一套美容方案。当你为她实施了美容方案之后,她就是你的作品了,也是你心灵的投影。就如同东华寺是我心灵的投影一样,整个中国就是习大大心灵的投影,而你们的房间、你们的工作场地也是你们心灵的投影。作品如人品,你的作品就是你心灵的投影,就是你心灵的显现。

 

作品的好与差要由大家来点评。其中有一个二八定律,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说你的作品好,你的作品就是成功的。百分之二十的人说你的作品不好,这很正常,不足为奇。在广州美容行业里,如果提起月圆宫,大家都知道,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说好,那就说明你们做得很成功,比别人付出的多,用心得多。

 

作为部门的主管,部门所有的事情在你心里都必须清清楚楚,你心里要有一个总体的管理和发展规划,然后分步去实施。例如,我在做东华寺的第一个建设项目时,东华寺的整体布局就已经在我的头脑里了。又比如你们做生意,这单生意还没有开始做,你就已经知道能不能赚钱,能赚多少钱了。

 

很多人处理事情的方式是走一步看一步。从世间法的角度来说,是因为他没有科学管理的理念和经验,不懂项目管理。从出世间的角度来说,是因为他没有慧眼,不会识人,也看不懂事情,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如果你懂项目管理,按项目管理的流程去走,你会很清楚每一步该怎么做。如果你修行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站在上面往下看,你也会清楚地知道该怎么做。与人沟通打交道也是如此。

 

无论是对人对事还是对物,一般都是两种方式:第一个是走一步看一步,第二个是一目了然,一步到位。有经验有智慧的人不仅能看到眼前的一二三,还能看到之后的四五六。没有经验没有智慧的人只能看到当下的一二三,你跟他说未来的四五六,他是不会相信的。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的进展,逐渐证明你说的四五六是对的。可是到那时已经晚了,他已经走错路,付出代价了。

 

你没有智慧,就跟随有智慧的人,听从他的安排,你付出的代价就会少一点。可是有一种人自己没有智慧,又不听从有智慧人的话,非常固执,因此多少年来还是在原地踏步。结果他还抱怨自己命不好,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如果你真的有才华、真的有能力,你在这个领域是不可能久居人下,原地踏步的。

 

环境对谁都一样,但是你可以在大环境里创造一个小环境,在这个小环境里,你可以做主,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比如天气热了,你可以安装一个空调;天气冷了,你可以打开暖气按钮。

 

谁是环境?你我他就是环境。在你我他之中,谁最重要呢?“我”最重要。万事万物,“我”是第一因素。当出现问题时,你不要抱怨他人,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他没有做好,是因为“我”没有做好,如果“我”做好了,他就没有犯错误的机会。所以要想改变环境,先从改变自己开始。“我”是环境的第一因素,是万事万物的第一主宰者,也是第一责任人。

 

老板给了你一个空间,你不要抱怨条件不好,缺这个少那个。正因为有困难,老板才把你招来解决困难。老板是相信你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把工作交给你。如果老板不相信你的能力,就不会安排你来负责这个摊子。一个有能力有自信的人,只要给他一个平台、一个空间,哪怕一无所有,一切从零开始,三年五年之内,他也会创造出一切。就像《亮剑》里的李云龙一样,刚开始他的团队什么都没有,当他当上团长之后,什么先进的武器啊,吃的喝的用的全都有了,这就是能耐!

 

你来到一个团队,是给这个团队带来积极的影响,还是负面的影响?是带来美好,还是带来是非混乱?就如同很多人来到东华寺,你是提升了东华寺,增进了东华寺的美好,还是制造了问题,给大家带来了烦恼和麻烦?

 

究竟什么样的人叫做人才呢?善于做事,善于管理,能写能说能干的人,这是一类人才。还有一类人才,你可以什么都不会,只要你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有胸襟有器量,不计较个人得失,你也是人才,而且是很难得的人才,高级人才。

 

比如我们东华寺有几个比丘尼,虽然她们没有多少才华和能力,不能为寺院创造多少效益,但是无论给她们分配什么工作,她们都乐于接受,从不计较,并且很努力很用心地把工作做好,这就是人才。还有一些比丘,比如ZYCE,也是东华寺典型的人才,你把事情交给他们,不需要跟踪,不需要督促,他们会做得非常好,比你想象的还要好。

 

其实在一个团队里,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人才,问题是你愿不愿意让自己成为人才。怎么理解这句话呢?也就是说当老板把工作交给你时,你愿不愿意把它做到尽善尽美。这是你心态的问题、思想的问题,而不是能力的问题。

 

当初我到东华寺时,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山洞和“东华寺”这三个字,我拼了十五年才有了今天的规模。当然,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我背后也有一个团队。而且不仅有显态的团队——东华寺的出家人、居士、功德主,还有隐态的团队——佛菩萨、龙天护法,我只不过是这个团队的一面旗帜。

 

世间上所有显态的力量都是受隐态力量的制约,就如同中医学上说的一句话:补阳先补阴,阳从阴中取。一个人的阳气足不足,取决于他的阴气足不足。阴气足,才可能把阳气补起来;阴气不足,补阳气是补不起来的,必须先补阴。世间上的事情,道理也是如此。

 

美容美的不止是脸面、外表,更重要是美心。美心就是心态要好,价值观要正确。一个人的价值是体现在他能不能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果你把工作完成得很出色,你在团队里自然就有价值,说话自然就有分量。如果你在团队里从来没有做成过什么事情,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你说话自然就没有分量。你希望别人尊重你,但是你没有做成过任何事情,别人怎么会尊重你呢?

 

好人是因为他做了无数次的好事,才是一个好人;坏人是因为他做了很多坏事,才是一个坏人。你既没有做好事也没有做坏事,所以你既不是一个好人也不是一个坏人,你只是一个人。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无记性,也就是无记业,你不属某个类型,归不了类。你们愿意做这种人吗?

 

一个团队就是一部完整的机器,哪怕一个小螺丝钉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个螺丝钉没有把发动机固定好,发动机就不能发挥它的正常作用。你们说这时候是螺丝钉重要还是发动机重要呢?

 

东华寺这一摊子,万行就是有再大的本事,就是二十四小时不睡觉,也管不过来。正因为如此,万行必须放权,必须信任人,委托人,交付人。老板不需要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只要敢信任人、委托人,敢交权,敢向别人请教,就足够了。有人愿意为你做事,是因为每个人到了一个地方都想发挥他的特长,体现他的价值,你只要给他一个发挥的空间就够了。

 

做为一个员工,你是要实现老板的愿望,而不是实现你自己的愿望。如果你有愿望,就自己出去开公司做老板。只要你给人家当员工、当下手,你实现的就是老板的愿望。只要你认同老板的愿望,你的愿望和老板的愿望就会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实现老板的愿望就是实现你自己的愿望。老板的愿望是什么呢?就是企业的发展壮大,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

 

就如同东华寺的家风——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如果你不认可我的理念,你来东华寺干什么呢?你来了,就是要实现这三句话。这三句话不仅是我的理念,也是你的理念。为什么很多人离开单位自己出去创业呢?就因为他不认可老板的价值观。如果他认可老板的价值观,就不需要自己去重新创业了,因为他在老板这里实现的,也是他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当然,一个老板除了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之外,还要为企业制定一套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体系和模式,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为企业、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同时还能通过学习和工作实践,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不断地成长。

 

在当今这个时代,各行各业的管理已经越来越规范化、越来越科学化,甚至越来越人性化了,做事情首先是要合法,然后是合理,之后是合情,最后还要符合这个时代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只要你按这四步去走,没有做不成做不好的。如果你把顺序颠倒了,先合情,再合理,然后再合法,恐怕你是很难把事情做成的。如果你做事情既合法又合情又合理,但是你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你还是难以成功,甚至会被淘汰。

 

所以一个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一定是要合法合理合情的,也一定是要大家都认可并且愿意遵守,甚至是乐于遵守的。今天的中国越来越开放,大家创业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你来到一个新企业,首先要看它的管理模式、文化理念你认不认可。如果不认可,你就没有必要委屈自己待下去。

 

当和尚有当和尚的规则,经商有经商的规则,美容行业也有美容行业的规则……我们到任何一个新的环境中,首先要融进去,也就是所谓的立足,然后才谈得上发展、壮大。立足—发展—壮大,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是这三个阶段。如果到一个地方你还没有立足就开始发展,发展的过程还没有完善,你就开始壮大,明天你的企业就会突然倒闭。

 

有些人自身的素质还没有完善就突然当上了老板,结果公司很快就倒闭了。为什么他会突然当上老板,不久公司又倒闭了呢?因为他没有准备好,他的综合素质不够,没有达到当老板的水准,只是机会把他推上了老板的位子,所以今年当老板,明年就摔下来了。也有的人虽然有很好的素质,但是没有好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他也很难把公司经营好。

 

所以我们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两年零四个月,中国明星的平均星运是两年零八个月,中国大师的平均大师运不到五年。我可以告诉你们鉴别一个人在这个领域里能“独领风骚”多少年的方法,很简单。比如,万行出家三年就当上了大师,不用说,明年肯定下台。如果万行当和尚三十年,今天才当上大师,可能他还能坚持几年。如果他继续努力,不在意“大师”这个头衔,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和尚,可能“大师”这个头衔还会多维系几年。

 

今天,社会上很多发财的人并没有付出多少努力。而有相当一部分人经过十年二十年的打拼,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艰辛,结果还是没有成功。这就说明了选择大于努力。比如,你把一粒种子撒在石板上,而不是种在土壤里,它怎么会发芽开花结果呢?所以选择非常重要。如果你用了三分精力去做选择,你只要花一分精力就能成功。如果你用了一分精力去做选择,用了三分精力去努力,结果可能会失败。

 

在选择行业的时候,花的时间和精力要大于真正操作的时间。比如东华寺的建设,从2000年我就开始规划、设计和勘探,一批批专家学者来给我提建议,我听了无数次,最终我成了专家。其实做一件事,你只要敢低头弯腰请教三个以上的专家,你肯定会成功。但是现在人的价值观出了问题,认为向别人请教会显得自己无知无能,很丢人。古人的价值观恰恰相反,认为自己不懂的,向别人请教是理所当然的事,体现的是一个人真实坦荡的心胸,谦虚谦逊的美德。

 

在一个团队中,事情做好了,荣耀自然归于负责人。就如同一个公司经营得好,别人肯定说老板能干,赞叹老板的智慧和英明。实际上老板的决策和努力固然占了很重要的成分,但和每一个员工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和老板善于倾听、采纳他人的建议分不开。古人说皇上要纳谏入流,善于采纳别人的建议,一个团体的领导也是如此。

 

要想培养我们的品德,提升我们的境界是千难万难的。品德是属于境界的范畴,境界是属于形而上的范畴,知识和能力是属于形而下的范畴。天天都在重复一件事,三个月不可能不会。但是我们的境界、人品、心胸、格局,别说三个月,就是三十年都未必能完善。

 

当你来到一个团队时,你要问自己:我是来把这个团队往上托的,还是把它往下拉的?如果你没有托起这个团队,那不是你能力的问题,也不是你知识的问题,而是你境界的问题、你人品的问题、你心态的问题。因为你自私狭隘,没有责任心,你的价值观出了问题。

 

责任心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人品、我们的德行。如果你有责任心,到任何一个团体,你都会托起这个团体;如果你没有责任心,即便你的学历再高,能力再强,也是团体托着你。东华寺有一个现象非常可喜,就是来到这里的和尚,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想把事情做好,都想帮万行,都想帮东华寺,这一点我非常感恩!

 

如果做每一件事情,你都想着:这件事情就代表了我的品质,代表了我的德行,代表了我的脸面,事情就是我,我就是事情,我相信你不会做不好。我有一个观念,如果一件事情做不好,我宁可不做,要么我就全力以赴地把它做好,我绝对不会敷衍了事。所以你求我做什么,我不会轻易答应;当我答应了,你就不需要再交代了。

 

其实任何一个团体,小到一个家庭,中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它所体现、所实施的,都是一把手的思想。但一把手的思想又未必完全来自他自己,他的思想已经综合了大家的思想,他只是一个代言人而已。比如国家总统颁布的法令,是经过议会无数次的讨论才颁布实施的。团队成员没有权利颁布实施,有好的方案,只能提交给一把手,由一把手来颁布实施。一把手实施的方案、发布的信息,可能跟他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也许是你提的方案、你提供的信息,但你不是一把手,不能由你来发布和实施。

 

因为有共同的价值观,我们才可能走到一起。虽然我们受的教育不同,成长的背景不同,素质参差不齐,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目标一致。学佛人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成佛。同样,你来到一个公司,只要认可这个公司的理念,你肯定会为这个公司增添光彩。

 

你受到好的价值观的支配,你所做所发挥的就是好的;你受到不好的价值观的支配,你所做所发挥的就是错的。所以观念决定了你能走多高、走多远、走多广。但是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和企业文化教育,都进入了一个误区,学校都是以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好与差,企业老板都是拿员工的业绩来定义他的优与劣。

 

 一个学生将来能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是看他在学校里接受了什么样的观念和教育。如果你在学校接受的价值观是正确的,那么你到社会上之后,就会成为有用的人才。企业是你从学校迈入社会的第一步。在一个企业里,如果老板给你输入的理念就是赚钱,你赚不到钱,老板就不喜欢你,你赚到钱,老板就喜欢你,那么你和老板之间就只是一种金钱的关系。

 

一个人,你只要跟他一对话,就知道他的观念正不正确,他持有这种观念能走多远、走多高、走多广,这个人可用不可用,可用到什么程度。有一种人是不断地在进步,不断地在成长,他没有把自己锁定框住,永远都是根据需要而成长。但多数人在二三十岁时就已经定型了——我应该做什么,如果不做这个,我就没饭吃……人不应该锁定自己,永远都要告诉自己:我要根据需要而成长,否则你是无法进步的。为什么有的人到这里不适应,到那里不适应,干这个不会,干那个也不会呢?就是他的观念出了问题,他没有告诉自己:我要根据需要而成长。

 

那么,一般人是怎么成长的呢?是跟着嗜好成长,也就是佛门里所说的,跟着我执在成长。我执是什么?勉强可以理解为自我。一个自我非常深、非常坚固,把自己包得紧紧的人,他怎么可能成长呢?

 

如果你想改变自己,首先改变你的观念。你的观念改变了,你就把环境改变了。刚才讲到你就是环境的一部分,环境就是你内心的投影和投射,你完善完美了,环境自然也会完善完美。你房间的布置就是你内心的投影,你的肢体语言也是你内心的投影,你的衣着打扮全是你内心的投影,乃至你交的朋友都是你内心的投影。我们每个人和周围的万事万物都是息息相关的,都是同一体的。

 

当你来到一个新的企业、新的地方,你首先要做的是什么?我认为是熟悉环境,了解这个企业老板和这个地方人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看自己是否认同,是否与自己的思想理念、价值观相吻合,或者是否能够帮助自己成长和提升,然后才决定是否留下。比如你来到东华寺,如果你不认可万行的思想和价值观,你留在这里有什么意义呢?

 

小时候我妈常说:画有什么用?又不能吃,又不能用。我想想,也是哦——能吃能用,才有用;不能吃不能用,就没有用。长大了才明白,在那个经济极为落后的年代,要解决一家的吃穿住用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一样东西只要能吃能用,就有了最大的价值。而到了今天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多数人已经解决了温饱的问题,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灵性上的成长,能吃能用已经不是一个物品最大的价值了,拥有最大价值的往往是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和灵性成长的东西。比如一幅赏心悦目的好画,一首触动人心灵的音乐,一本启迪人智慧的书籍、一场改变你价值观的演讲……这些东西的价值是无法衡量、无法估量的。因为它们是属于精神的层面、灵性的层面,是形而上的东西。而吃的东西、用的东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形而下的东西,它们的价值怎么可能超越形而上的东西呢?所以艺术是无价的、真理是无价的。

 

你们做美容行业的,给人化妆,为人量身打造一个造型,所谓的三分长相,七分打扮,经过美容,的确能让人焕然一新,信心倍增。比如日本安倍晋三的发型是经过他的智囊团无数次的讨论才确定的,他的体型、气质、眼神都非常适合这种发型。还有朝鲜的金正恩,经过无数个设计师无数次的设计,证明他的气质、脸型、身材就适合修一个瓦片头,这个造型能提高他的形象,弥补他的不足。

 

美容这个职业是非常高尚的,它给社会带来了美的一面。一个美容师不仅要懂得外在的美,也要懂得内心的美,所以美容师的素质要求是相当高的。要想美化人们的心,你自己的心必须很美,你的综合素质必须很高。心是靠思想来传递的,只有思想才能修复思想,物质是修复不了思想的。因为思想是属于精神的层面,它是无形的,必须精神对精神,无形对无形,你才能改变对方,美化对方。

 

展现自己内心美好的一面是需要技巧的,也是需要智慧的。当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你可以不在意自己的形象。但是当你在一个团体中、一个群体中的时候,你就必须在意了。比如,当你是一个国家的领导时,你吃什么,穿什么,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都由不得你自己。同样,万行今天坐在这个位置上,代表的是东华寺,说得大一点,代表的是中国佛教,一切也都由不得我自己。我最开心的时候,就是一个人待在房间里的时候,只有这时候的万行才是一个完整的万行。当我面对十个人的时候,我就被分成十份,当我面对一百个人的时候,我就被分成一百份。只有当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我才由百变成十,由十变成一,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当了师父,做了寺院的住持,你就必须考虑别人,为别人而活,你的存在才有价值和意义。佛教讲修功德福报,你能让多少人满意,你就有多少功德福报。你给多少人带来了真实的利益,你就有多少功德福报。没有一个人从你这里受益,没有一个人认可你,你哪里来的功德福报,哪里来的价值呢?

 

所以你的功德福报是你自己创造的,你的价值是你自己创造的,你存在的意义也是你自己创造的,一切一切都是你自己创造的,你千万不要奢望谁给你创造,谁为你提供。尽管别人有可能为你创造、为你提供,但是如果你自己没有准备好,机会来到你面前也会跑掉。机会只给那些准备好的人——你为发财准备好了,你一定会发财;你为爱准备好了,你一定会有爱;你为智慧准备好了,你一定会有智慧;你为成佛准备好了,你一定会成佛……千言万语浓缩成一句话,当你准备好了,什么都不会缺。之所以你有短缺,是因为你在某方面没有准备好,所以它就不来;或者它来了,你也无法拥有它。

 

就如同一个人整天为钱发愁,你并不是始终都没有钱,你曾经有过钱,只是因为你不会打理钱财,所以钱财来了又失去了。你也不是从来都没有知心朋友,你曾经有过知心朋友,但是因为你不会做人,不懂得珍惜友谊,所以来到你前面的朋友也慢慢地离你远去。就如同我常说的,不是东华寺没有人才,东华寺曾经来过很多人才,是因为我没有慧眼,不能识别人才,结果来的人才又走掉了。比如给我们扫地的、拔草的是大学老师,说明东华寺的当家、二把手、三把手都有眼无珠,不会识人用人。

 

作为一个单位的主管,你不能喜欢谁就用谁,不喜欢谁就不用谁。你应该根据对方的专长和能力来分配工作。个人的利益跟集体的利益相比算得了什么?集体的利益跟国家的利益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国家不在了,你的企业会在吗?企业不在了,你的利益在哪里呢?你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就维护了你企业的利益;你维护了企业的利益,就维护了你个人的利益。

 

今天已经不是一个单打独斗、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了,而是一个团队合作的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都需要团队来完成,一切都要靠团队的力量。所以大家一定要有团队的意识和团队的精神,把团队当作自己的家,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团队中成长,在团队中实现自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