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
佛法即是因缘法,因缘通则佛法通。佛菩萨接引众生,无非是威、逼、利、诱,佛说一切法,都是方便法,对众生机而说,应病与药,病去药亦不留。
俞耕冰
禅修期间最大的感悟是一定要发菩提心,在菩提心愿力的驱使下,才会精进修行并破除我执,否则,有可能就像楞严经说的:“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张子惠
止、静、定、慧,是修行的次第。时时提起觉照,观注当下一念,不被境转,不为物牵,道出了生活中的修行方法。我想只要持之以恒,一法专入,终有一日会回归到自性的源头。
郝伟健
经过七天辟谷禅修,身体变得柔软轻松,关节拉开许多,经脉通畅许多,人轻松自在。
心是身的主人,力量主要从心而发,空灵中涌动而来,以身为载体,显发心性。
应根据自已不同阶段选用适当的修炼方法,目前用呼吸法门,配合抱元守一,关注自已整个身体融入宇宙当中,放松,清静,无为,享受禅坐的畅快。
蔡木德
感恩七天来得到如此无量的法布施,每位开示法师修行深厚,一切设施安排井然有序,是个非常理想的修行道场。虽然禅修只有七天,但日后的无数天都会时时觉照,时时自在,如此便哪里都是禅。
陈胜乾
此次禅七,收获丰多,妙不可言。特别感恩玄焕法师,第四日晚上的三下香板,彻底地把我打醒了。醒来后才发现:世界本是清明的,只是被人弄复杂了。一切的是非好坏对错,都是我们头脑意识的分析而已,与真相无关。“看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个中滋味原在此。
我之前一直读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道德经》,但一直没读懂。而这几天我却有了新的领悟。《道德经》第十五章有云:“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水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一个得道者,竟能如此微妙玄通,为何?原来当一个人的觉悟生起时,太阳般的觉性时刻照着他的身心内外,因此不会因妄想习性的“乌云”而迷失在无明中。他可以随时随地保持轻松自在,应对自如,收放有度;用后又能不留痕迹,回复原来状态。
《道德经》第十五章后面还有云:“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谁能做到如此?如何做到?非也!觉性就像太阳一样,一直在那里。既是乌云密布,也无须烦恼。一切都自然而然地退去,一切都只是过程,最后还是会自动恢复本来面貌。“云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无为之道,便在于此。“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