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禅静功”是万行大和尚揉合了禅、净、密三家法门的精髓而创编的,由“调姿势、调呼吸、调意念”三个步骤组成,根据万咒之源“三字明”的咒语结合“金刚诵”和“瑜伽诵”念咒法而形成的法门,最终依念咒时人体产生的气流和音波打开梵穴轮,与宇宙能量合二为一,从而达到万物同一体的境界。
人的身体就像一朵莲花,头是莲花苞,身体、脊柱是莲花杆,要想莲花开,必须通过莲杆把莲藕里的大量能量输送给莲花苞,花苞才能层层绽放,这个就是东华禅动、静功的操作原理。
打坐的姿势正确,呼吸就顺畅,身体就越坐越轻松。
腿部姿势
打坐的腿部姿势有三种:散盘、单盘和双盘。散盘练习一段时间后自然就单盘,单盘练习一段时间以后可双盘。
1.散盘:左右脚叉开。
2.单盘:把左脚放在右脚的大腿上,右脚压在左腿下面,反之亦然。
3.双盘:在单盘的基础上,把右脚拉上来,反之亦然。
手部姿势
1.手可以自然搭在膝盖上;
2. 或是左手端着右手,大拇指触碰在一块儿,放在丹田下。
上身姿势
1.肩要开,并且肩要往下沉,塌下来、放松。
3. 后背脊柱要立直。
4. 臀部往后翘。
5. 身体微微往前倾,身体重心落在两个膝盖上,尾巴骨悬空。如果整个人直起来重量落在臀部,把尾巴骨压久了以后,脊背就缺血,脑供氧就不足。初学者垫个约2寸高(1寸约为3.33厘米)的垫子。
6. 如有裤腰带等,需放松腰带。
脸部姿势
1.全身放松面带微笑。
2.在精神的时候闭上眼,昏沉的时候睁开眼,可灵活运用。
3. 舌顶上颚:舌头下面向上回勾后用舌头的下面顶住上腭。牙齿是自然放松闭合的。
年轻人在打坐的时候舌头不需要舌顶上颚,更年期过的人可以舌顶上颚。
念头和呼吸是一体的。呼吸不错乱,念头也不会跑;念头不跑,呼吸也不会错乱。
调呼吸时开始先用鼻子吸气,嘴巴呼气。
鼻子吸进来以后经过咽喉到胸腔到丹田,在丹田停留3-5秒再呼气。
呼气要把丹田的气呼干净,肚子呼瘪,稍做停顿再吸气。
如此反复,呼到丹田没有气,呼干净了、不能再呼了,才算调完呼吸。
调完呼吸后,在打坐中呼吸都是顺其自然,鼻孔吸,鼻孔呼。
打坐时,呼吸要习惯性地、有意识地把气沉入丹田。
一旦你把这个方法训练成了习惯,平时在生活中,乃至睡觉的时候,吸进来的气自然就会沉入丹田。
如果吸进来的气吸进丹田,越坐眼前的光越明亮。
通常一个人的呼吸是吸进来以后到咽喉、到胸腔、到丹田,对一个禅定功夫好的人,有可能顺着腿的内侧到大腿、到小腿再到脚,通过脚的外侧再转一圈,然后再回到身体的后面,也就是夹脊、后背,再从后背升上头顶,从前额沉下来。
我们一开始一下子做不到,只需要把每一口气通过鼻孔吸到丹田即可。
1.打坐昏沉怎么办?
打坐中昏沉时可以粗犷地呼吸,因为粗犷的呼吸能迅速产生氧气,所以头脑不会昏沉。
2.打坐过程中感到胸闷、眩晕......
在静坐的过程中,如果感到胸闷、眩晕、打嗝、胃胀、中焦上焦有火、虚火上升等症状,都用深呼深吸来对治。呼的时候一定要把丹田的气呼干净。
如果吸进来的气停留在胃部或者胸腔,那么坐禅的时候就会出现打嗝、胸闷的现象。如果吸进来的气沉到丹田,越坐眼前的光越明亮。
1.意念透过眉间往外看
把我们的意念全部集中起来,透过眉间往外看。注意意念不是守在眉间,而是透过眉间的慧眼看出去。
3. 保持觉照
念头来就让它来,去就让它去。我们保持觉照,能够看得到它,但不跟随它,不要做一个参与者。
所谓的无念并不是不起念,而是起念,心中不停念,我不跟随念跑掉,用觉照的功夫看着它,觉察到它。
八万四千法门离不开觉照,同样东华禅也是在觉照二字上面下功夫,觉是觉察,照是照顾,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能觉察到的同时也能照顾住起心动念。
一个修行者能觉也能够照,如果说你能觉察到而照顾不到自己的起心动念,任由起心动念满天飞,那说明还不够功夫。
真正够功夫是能觉也能照,当功夫成片成势后才是所谓的“能所脱空知已灭”,这个时候整个人的身心都变成了觉知,已经没有能觉的和所觉的,能照的和所照的。
“目前无法意目前,闭目开眼往前看,有眼无珠人不识,一目了然观大千,剔目瞠眉黑变白,绵密不绝,能所脱空知已灭。”
如果能够理解这几句话就是会真正意义上的用功了,这是一个用功的次第和境界。
东华禅静功借助万咒之源“三字明”,采用“金刚诵”和“瑜伽诵”的念法协调身体的阴阳二气,唤醒体内的精、气、神,并依靠念咒时身体产生的气流和音波把梵穴轮打开,与宇宙能量合二为一,从而达到万物同一体。
三字明的振动力是六字明的好几倍。如果你的气脉还未完全畅通,强大的力量容易把你微细的脉络堵塞。也就是说,如果一开始就念三字明,不但不利于你打通气脉,反而容易使你原本微细的气脉堵塞,所谓“欲速则不达”。
只有先念一个阶段(最少半年)六字明,再加上观想,然后才能念三字明。
1.六字明怎么来的
宇宙最初是一股力量,一字明“嗡(ong)”,后来演变成三股力量,三字明“嗡(ong)、嘎(ga)、吽(hong)”。由于三股的力量太大,后来的众生受不了,就变成了六股。再往后就越来越多了。
2.如何念六字明
嗡(ong) 嘛(ma) 呢(ni)
呗(bei) 咪(mei) 吽(hong)
念六字真言时,先用鼻子吸气,沉入丹田,停3~5秒钟,在往外呼气的同时念“嗡”,即用发“嗡”音来代替呼气。念的时候要做到缓慢轻柔长。
闭口发嗡音,口微张发嘛音,呢、呗、咪自然发音,闭口发吽音。
刚开始练习时,绝对不能自作聪明,自作主张,气停留在丹田不要超过5秒钟。练两三个月后,才能逐渐增加到5至10秒。
我们在教他人念时,一定要告诉对方只停留3~5秒。不能以你的等级衡量众生,操之过急。
万行大和尚亲诵三字明
宇宙的原始音就是嗡、嘎、吽三个字,投影到娑婆世界就是破立施三意,不破不立,不立不施。
嗡(ong) 嘎(ga) 吽(hong)
1.配合观想
念“嗡”的时候,观想你周围不好的磁场全部散开,不良业习、病气也全部散开,从你的体内释放出去,消散在虚空中。也就是通过一种意识观想,把体内不好的黑色能量和物质释放出去。
“嗡”是闭口念诵。
念“嘎”的时候,观想所有美好的能量从遥远的天边向我包围过来,白色的光芒从头顶灌满我的全身。
“嘎”是开口念诵。
念“吽”的时候,观想身上的能量一下子散开,分享给周围和天下所有的众生。你不仅从头上放光,整个身体都放光,能量从你全身扩散出去,只要在你周围跟你一起打坐的人,全都让他们受益——这是最大的法布施!
“吽”是闭口念诵。
在念的时候,意念仍然集中在眉间轻松自然地往前看,观想头部如莲花开放。
2.配合呼吸
念三字明的时候,先用鼻孔吸气,把气吸到丹田,把肚子吸鼓,停留十秒钟左右,然后开始念“嗡——”。吸气的时候不念,呼气的时候念。
把气吸到丹田之后,这十秒停留的时间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字,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素质、肺活量来定。有的人可能停留二十秒,有的人可能停留五秒,因每个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当你感到不能再停,不需要再停的时候,就开始念。
舌头往上抬,保持一种很平、很缓的速度,把音拖长,直到把气念完。
3.配合姿势
念三字明的时候,头不能抬起来,而是稍微往下垂,也不要垂得太低,如果太低,脖子会受到压抑。
视线落在前面一米远距离的地方(这是最自然,最标准的),和身体正好保持垂直。身体是斜直,倾直的。
在念咒语的时候,舌头不是顶着上颚,而是抬起来往上颚平贴。
空间留在了口腔下面,气被舌头封闭,就不会跑到下面,念的时候产生的音流的振动力,就从我们的口腔通过咽喉里的气管往上升,头顶就有了振动力。
念“嗡”和“吽”的时候,舌头不能耷拉下来,一定要往上抬,气才能从头顶出去——那么一点点的气就决定了你的生死。
念的时候,你们可以把舌头往下耷拉试一试,看看气是不是停留在嘴巴里不往上走。如果舌头一抬,气一下就从头上出去了,就这么微妙!
4.打妄想时可念
静坐的时候,与其坐着打妄想,不如一直念三字明/六字明。念到没有妄想了,念着,念着,不知道自己在念了,就一直保持这种定境和观想的画面不动。
如果这个定境和画面破坏了,说明你有妄想,有杂念了,马上重念,再观想。
念着,念着,又没有妄想了,就不需要再念了,还保持那个观想的画面,从眉间轻松自然地看着前面,上面兼顾观想莲花开放。你的心放在哪里,你身体的能量就到哪里。
1.下坐时,身体先左右晃一晃,让气血松一松。
2.当气血松了以后,以双盘为例,先用手轻轻把上面的脚搬下来,稍做停顿。
3. 之后恢复单盘,手放回原位,开始呼气,把打坐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虚热、虚气呼干净,否则的话打完坐会出现打嗝。
4. 再把另一只脚拿下来,恢复散盘,就可以下坐结束了。
这些都是最初的基本方法,对于修行人来说,一般半年时间就应该全部超越,全部过关,转入心态的修行。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最基本的功夫。姿势一坐端正,前面的气往下一沉,能量就顺着背后的督脉往上输送。
如果前面的气浮,没有沉下来,背后的气就会下降,达不到还精补脑的效果,你的头脑就会昏沉,脑袋就干干瘪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