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大雪

12月7日大雪,你那里下雪了吗?
这个时节,中国北部已皑皑大雪,白茫茫一片,大地干净,空气冷凝;而岭南一带还草木葱茏,但觉气温寒,不见雪飘零。
大雪,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是一年中阴气最重的时节。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动,寒号鸟不叫,马兰花抽新芽。
「大雪补得当,一年不受寒。」
养生要诀:温阳补肾,益精固表。
进入冬月,五行属水,肾脏机能旺盛,心肺相对衰微,宜增加苦味饮食,如莴笋、芹菜、桔梗、西兰花、牛蒡子、枸杞及白果等。
少吃咸味食物,以防助旺肾水,压克心火,对心脏不利。冬季本就是心脑血管疾病易发的季节,有此疾病者更应尽量不吃咸味食物,以保护心脏。
可适当吃一些温阳补气血的食物,如花生、核桃、大枣、桂圆等,同时搭配生津润燥,利胃通肠的饮食,如白菜、茼蒿、荸荠、冬笋、橙子、柑、苹果、梨等。
岭南天气较为暖和,常年以潮湿的南风为主,容易导致脾弱湿重。
虽然进入「冬干时节」,雨水少,时有北风带来短暂降温,但两三日又暖和了,故不可大补、急补,以清淡平和为好,多以温和养胃的蔬菜汤、红薯粥、八宝粥等御寒健脾,贴补冬膘。
仲冬之月,即便南方,风寒湿邪依然很盛,日常外出需带好围巾、帽子以防风邪袭脑,伤风感冒。晚间外出受寒,回家后可煮姜茶,趁热饮入。
居住之所若空气湿度超过40%-60%,属冬季潮湿,房屋易生霉味,注意多通风祛除霉味。此时节衣被较难晒干,宜多晒被,祛除被中湿气,保持人体干燥,衣物则可采取烘干,以防外环境的湿寒之气通过贴身衣物进入体内。
冬季暖阳实为难得,平日里易手脚冰凉者,可趁此机会多晒晒太阳,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不可多晒,会加重肺燥,导致皮肤干裂等情况发生。
古人有凝冬倚梅煮雪的习俗,《采珍集》记载,取新鲜梅花绿萼花瓣,以雪水煮粥,可解热毒。
现代研究表明,雪水中所含重水成分比普通水少25%,更利于生物新陈代谢。每日饮1-2杯雪水可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可防治高脂血症、高黏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症等。
《本草纲目》还载,“腊雪甘冷无毒,解一切毒。治天行时气温疫,小儿热痫狂啼,大人丹石发动,酒后暴热、黄疸则小温服之,煎茶煮粥,解热止渴。”
金元四大医家张从正则言,以雪“洗目,退翳”,对于改善眼部疾病,冰晶洁白的冬雪也有奇效。
身处岭南的我们,虽感受不到大地冰霜,山河封冻,但老天也给我们留了一味触手可及的冬季养生佳食——红薯,冬季常以红薯煮粥,可以强肾阴,健脾胃,补虚乏,益气力。




东华禅寺四众弟子冬季农禅出坡——挖地瓜
东华大雪。早练动功,晨挖红薯,午食薯粥,饭后于窗边,背向冬季暖阳,安静地坐上一会儿,此等负日之暄,可消一切凡尘杂念,至心归静。
白居易诗云:「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编排@明心
图片@网络/文化部 审核@文化部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粤(2022)000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