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四十九天《法华经》诵经胜会

公告通知   2022-12-03 08:08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姚秦·鸠摩罗什译。是佛陀晚年宣说的经典,主张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可以成佛。

“妙法莲华经”中的“妙法”,即是指不二法,是一乘法。“莲华”二字,则是阐释“妙法”的主要内容。以“莲华”喻其妙理,可归为3个:其一,花与果同时而生;其二,莲出淤泥而不染;其三,内敛深藏,不显不露。

《法华经》在大乘佛教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华严经》、《楞严经》并称“经中之王”,是天台宗立说的主要依据,对于中国佛教的发展影响深远。

佛门中有这么句话,“不入法华,不知佛恩之浩瀚”。我们经常会说开悟的楞严、富贵的华严、成佛的法华,可见其功德成就妙不可言。《妙法莲华经》原文说道:此经为“经中第一”,可见其在佛门经典中的重要性。

图片

法华七喻

《法华经·方便品》云:佛所得法,甚深难解,有所言说,意趣难知。所以《法华经》用了大量的比喻,来阐明甚深难解的哲理,比如广为人知的“法华七喻”。这七个比喻分别是:火宅喻、药草喻、化城喻、髻珠喻、医子喻、穷子喻、衣珠喻。

法华七喻不仅体现出《法华经》的文学性,而且用这通俗易懂的故事,来说明经中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的思想。

《法华经》七个譬喻,真实显露了佛陀教化众生的本怀。法华七喻也是佛陀施舍教门说法的一个善巧方便,终极目的还是开权宜的方便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实归究竟的一乘(佛乘)。

《法华经》认为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种种譬喻的目的就是为唤醒沉沦无知的众生,告诉所有众生,佛就是因一大事因缘而出世于这世间,教授他们成佛的方法,这才是佛陀的核心本怀,最为究竟圆满之说。

图片

法华宗旨

在大乘佛法兴起的时代,有了以“声闻”、“缘觉”为二乘或小乘,以“菩萨”为大乘的说法。《法华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结集的代表作品,提出了“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的思想,融会三乘为一乘(佛乘)。

《法华经》与观音信仰

在中国,观音菩萨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观音菩萨的信仰千百年来早已广泛流传,民间素有“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的说法。

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深受百姓的爱戴。而中国观音信仰的形成,与《法华经》对观音菩萨的描绘有很大的关系,《法华经·普门品》说:“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只要你念诵观音菩萨的名号,那观音菩萨就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面前,帮你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样的一位菩萨,有哪个老百姓会不喜欢呢?所以观音信仰从唐代开始,就成为中国佛教最为广泛的菩萨信仰。

而这一信仰的兴起,是在鸠摩罗什大师的《法华经》的译文出来以后,从而推波助澜得到发展的,因为在这部经文翻译出来后,就有人把经文中的《普门品》,用《观音经》的名称抽出来单独地印行,在这以后,各种以观音为名的经典纷纷出现,观音信仰因此也在中国盛行开来。

图片

持诵《法华经》之殊胜功德

“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法华经·法师品》

“普贤,若于后世、受持读诵是经典者,是人不复贪著衣服、卧具、饮食、资生之物,所愿不虚,亦于现世得其福报。” 

 ——《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

“一切如来所说,若菩萨所说、若声闻所说,诸经法中。最为第一……一切声闻辟支佛中,菩萨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

——《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

《妙法莲华经》共七卷二十八品,在最后一品《普贤菩萨劝发品》中,普贤菩萨在佛前发愿,他会守护受持《法华经》的人,帮助他们消灾解难。

经文中还记载,若有人一心精进,受持、读诵此经,普贤菩萨会乘六牙白象,带着无量的大菩萨们,到这里听经闻法。诵经人如果偶然忘记经文的一句一偈,普贤菩萨会教他,陪他一起诵读《法华经》,令他通达经义,更加精进修学。

读诵受持《法华经》的人,将会六根清净,不被贪嗔痴扰乱心性,既能消除贪欲,又能增长福报,其功德不可思议。


图片

图片

近期文章

素食 | 为什么初一、十五要吃素?

新闻 | 东华禅寺开展消防应急演练与安全知识培训

| END |
感恩阅读

客堂电话

 15007519310

  0751-2867488

  0751-6928666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