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这三为能体现你生命的社会价值
东华禅寺方丈 ┃ 万行大和尚
禅修营开示
学员们来自五湖四海,都是青壮年,都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国家的将来就在于你们。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自己,要为自己的人生立下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用我们佛门的话讲,你只有发心了,也就是立下了志向,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社会,为国家服务,为民族服务,为众生服务,才能体现你的生命价值。
人生在世,最难形成和确立的就是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又包含了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
如果你的价值观很正确,再加上有明确的目标,就容易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对大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一般人想在社会上做一番事业,也需要确立自己的价值观。
东华家风就是我们东华禅寺的价值观,其中也包含了我们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例如,我们出家人信教就要先爱国。
如果我们把它理解得更广泛一点,你们在家人在任何一个行业,从事任何一个职业,要想把自己的企业经营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前提条件也是要爱国。
只有在爱国的基础上,在国泰民安的基础上,我们的信仰才得以开花,我们的理想才会实现。
古人说:“国不泰,民何以安身”?要想安身立命,发挥自己的才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首先国家要太平,社会要安宁,需要太平盛世。
国家太平、社会安宁是每一个众生、每一个人的责任。所以我们东华家风的第一条就是“信教先爱国”。
有些信徒认为:我只要好好地学佛,把我的本职工作做好就行了,国家如何跟我没有关系。
你这样想就错了,我们和国家是一体的,没有你我他,哪里来的国家?国家不就成了一个空洞的概念了吗?正因为有无数个你我他合在一起,才有了这个国家。
而我们作为真正学佛的人,世间的众生看不到佛陀,看不到菩萨,会通过我们学佛的人,通过我们僧人,去想像和追溯几千年前的佛陀和菩萨们。
如果我们出家人、学佛人,为人处世都做到位了,不用刻意宣传佛法,身边的人自然会跟着我们学佛。既然我们学佛,就要以佛为榜样。只有以佛为榜样,在我们身上才会有佛的影子,才会体现出佛的形象。
如果你学佛不以佛为榜样,要以谁为榜样呢?如果你以人为榜样,最后你就成为人;你以祖师为榜样,最后你就成为祖师;你以佛为榜样,最后你就成为佛。
无论是成佛还是成祖,都是建立在成人的基础上。实际上成佛容易,成人难。当你把人做好做到位了,自然就成佛了。
我们学佛的人做人有一个基本准则,就是“三皈、五戒、十善”。社会上的人做事讲诚信、讲责任感,实际上这与我们佛门的戒律是一样的。
“不妄语戒”就是对他人的承诺要兑现,不能言而无信;不说谎不欺诈,不造谣不生非。只有把人做好了,在成人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人做好之后又该怎么做呢?就是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也就是我们东华家风的最后一句——“修道先发心”。
“慈悲”大家可能很好理解。什么是“喜舍”呢?就是对我们听到的、见到的任何一件事,都乐观地、积极地去面对和接受,不批评、不挑剔、不抱怨,用平等心去对待。
任何一件事你想把它做好,想超越它,提升自己,首先都要欢喜地去面对和接受,然后才可能超越。
我们要成长,就必须学会不停地舍,舍就是放下。你要前进、要奔跑,要上十楼二十楼,就必须放下身上的包袱,也就是人间的种种欲望。
我们在追求做人的时候,是拿做人的行为标准要求自己。现在我们要学佛了,当然要拿佛的行为标准要求自己。
所以就要把过去那些不符合佛标准的行为和欲望放下,否则我们就不是在学佛。
一个人只有真正做到了慈悲喜舍,才能完全把自己奉献给自己的理想。如果不能为自己的理想委屈求全,忍辱负重,百分之百地付出,我们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
即便实现了,也没有价值。因为你没有为你的理想付出过,实现了你也没有感觉,来得太容易了你也不会珍惜。
为什么人生中有很多事都要我们去亲力亲为呢?因为只有亲力亲为了、参与了整个过程,才会有切身的感受。否则只是听别人说,你永远不会有真实的感受。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成佛了,他有能力让所有的众生当下都成佛,却不这样做呢?因为学佛与做人的道理一样,必须经历这个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才会成长。
我经常和我们东华禅寺的和尚说:“做人注重的是过程,做事追求的是结果。如果做人回避了过程,你的人生就是苍白的、空洞的。”
例如,我们作为和尚,念经、参禅打坐、闭关、讲经说法、建寺安僧这几件事是必须要做的。如果和尚不参禅打坐,不闭关修炼,不讲经说法,不建寺安僧,你当和尚就没有内容、没有感悟。
就像你们社会上的人,如果不读书、不工作、不结婚、不生儿育女、不孝敬父母……什么都不经历,你的人生就是空白的。
今天你们能到寺庙里来了解禅、了解佛、体验丛林生活,也是你们人生丰富的经历。当以后你们回忆自己走过的人生时,会发现这七天对你们的人生意义非凡。
泰国、缅甸、越南、老挝这些南传佛教国家都有短期出家的传统,也就是在家男众到寺庙里体验出家人的生活,把头发剃掉,穿上出家人的衣服,跟出家一样。
我们中国没有这个传统,也没有一个寺庙敢像南传佛教国家那么做。我们的禅修班就是从这种短期出家的形式中得到启发的,目的是给在家人提供一个了解佛法、学习高僧大德、练习禅修的机会。
社会上有各种娱乐项目,大家却选择来寺学佛,体验丛林生活,说明你们的善根非常深厚,渴望进步,有很崇高的理想。所谓的学佛就是拿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可见大家内在的境界有多高!
好多信徒来到东华禅寺想出家,我都会和他们聊天三五次,要求他们在东华禅寺住上一年。并不是考验他们,而是让他们考验自己,能不能适应东华禅寺的大环境,能不能接受东华家风的理念。
东华家风“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就是东华禅寺的价值观,你认可了这个价值观,才有可能呆得住。
东华家风只是我们的价值观,还代表不了我们的目标和使命。一个团体、一个团队必须有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使命感和共同的目标。
我们学佛的人,尤其是我们出家人的共同目标,就是开悟成佛、普度众生。任何一个人学佛,最终都是要开悟成佛、普度众生。
寺庙是三宝的安身之地,也就是佛法僧三宝居住的地方。你们到寺庙是来学佛的,尽管只有短短几天,从某个角度讲,你们也是僧宝。既然如此,你们也要维护这个寺庙,要与寺庙融为一体。
佛陀讲众生都具足佛性,虽然我们穿的衣服不一样,但我们内在的善根、佛性是一样的。每个人内在都有佛性,都有成佛的种子,只要把自己的心量打开,都能感受到佛法的伟大。
我经常说,社会上没有千年的企业,但为什么会有千年的寺庙呢?佛法到现在快有三千年的历史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心甘情愿用自己毕生的心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维护佛法、传承佛法、维护寺庙、护持三宝呢?
因为他们认可佛陀的价值观,认可佛陀的精神。实际上佛祖所做的事,也是我们每一个众生都应该做的事;佛祖所走的路,也是我们每一个众生都应该走的路。
通常我们会说这座寺庙是唐朝的,那座寺庙是汉朝的,事实上纯粹是唐朝汉朝的寺庙是很少的,几乎找不到。绝大多数的古寺都经过了多次翻修或翻新,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些样子了。
如果大家稍微研究一下中国的经济史或政治史、文化史,就会发现每一个朝代的黄金时期都是儒释道文化最兴盛的时候。
我们中国在历史上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一向都是八方来朝。只是在晚清衰落了才被外国侵略,而后的一百五十年是我们中国文化最没落的时期。
可喜的是近些年来,国内外都开始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释道文化。
一个国家的兴盛和凝聚力,靠的是什么?就是这个国家的文化,而且是传统文化,不是现代文化。
传统文化还有一个名称,叫人文文化或人性文化。现代所谓的文化都不是围绕人而产生的,既然不是围绕人而产生的,可以说就不叫做文化。
什么才是文化?历经数百年数千年的社会生活的积淀,被世世代代的人类认可、接受和运用、始终不被淘汰的文化,才叫做文化。未经数百年数千年沉淀、未经时间历史检验的,都不能称之为文化。
现在的大学生多数都选择读某个社会上流行的专业,辛苦学了几年毕业之后,社会上已兴起另一个专业,流行另一种所谓的文化了。
这种流行式的文化叫“快餐文化”。社会上几乎每个人都在紧赶慢赶地学习这些“快餐文化”,等学完已过时了,用不上了。
而有些人选择学习传统文化,例如古代汉语、古物研究等等,反而变得很吃香。
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在发展政治、经济、军事之后,最终都要落在发展文化上。而且必须是落在人性文化上,才能使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安定、和谐、繁荣、兴盛。
文化是一个纽带。一个家庭想和睦、幸福,也需要有家庭文化。什么是家庭文化呢?就是传统文化中所说的伦理文化。
佛教也有佛教的文化,我们创立的东华家风就是从佛教文化中衍生出来的。
佛法浩如烟海,太博奥精深了,很多人终其一生都走不进去,或者走进去后却走不出来。所以我用通俗的语言把如何学佛浓缩成东华家风的三句话。
学佛就要遵守“三皈、五戒、十善”,修行就要以“四无量心”为行为准则。
其实就是不学佛,作为一个普通人生活在世间,也有要遵守的法律法规,或者说文明准则。例如“上敬下爱”就是家庭中的清规戒律。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寺庙的清规,其道理也一样。
七天的禅修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过去学佛的人有一个晚上就开悟的。我们现在还有七天时间,也许在这七天里真的有几个人能开悟!
只要大家能把心打开、敞开,你打开多少,就能得到多少佛的加持力。
这个“加持力”怎么理解呢?就是佛的磁场、佛的信息。你把心打开了,就会感应到佛,就能接收到佛的磁场和信息。
实际上,我们内在本来就有成佛的种子,只需要外因触动,内在本有的佛性马上就苏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