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唱响红旗飘,升起冉冉爱国情;诵护国经,声声梵音传递对祖国的虔诚祝福;重温音乐党史课,以激昂旋律重温党的光辉历程;举办爱国书法展,用墨宝挥洒对祖国的深情热爱……
2024年国庆佳节期间,东华禅寺举办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为祖国75周年华诞献礼。
金秋十月,秋意从此渐浓。微风隐隐,梵音悠悠,东华禅寺殿宇楼阁与绚烂的秋色相互映衬,宛如一幅恬静而神圣的画卷,美不胜收。
2024年10月1日清晨,在这个喜庆吉祥的国庆佳节,东华禅寺常住法师和居士们在三门殿举行升国旗仪式,礼敬国旗,共唱国歌,庆祝祖国母亲的75岁生日。
10月1日上午,全体法师在护国吉祥殿内诵《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以祈愿祖国繁荣昌盛,社会和谐安定,人民幸福安康。
为了弘扬爱国爱党精神,东华禅寺邀请中国共产党衡阳历史馆红色文化金牌宣讲员唐丛玉女士,为全体法师及常住居士宣讲主题为“百炼成钢路”的音乐党史课。
东华禅寺方丈释万行现场开示:“修行人成佛,也是一个百炼成钢的过程。其实共产党的精神就是佛菩萨的精神,因为共产党的精神是忘我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我们佛菩萨的精神也是忘我的,全心全意普度众生。普度众生就是为众生服务。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共产党用革命的鲜血为我们大家换来的,所以我们应该为今天拥有的大环境,感谢国家、感谢共产党。
如果你想修成正果,你必须热爱现在的中国、现在的党,因为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就是现在的党给你的。真正的爱国指的是当下的中国,爱党指的是当下的党。佛教讲‘始终不离当下’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要想修成正果,必须要把党的精神融入我们血液里面。”
作为一名拥有23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唐丛玉女士用“红色歌曲”为串联,以“1921-2021百年党史”为脉络,宣讲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可歌可泣的百年历程。
她以歌串史、以史授课,从《义勇军进行曲》到《十送红军》,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到《我和我的祖国》,在一首首乐曲中宣讲共产党的奋斗事迹,又在党史事件和英雄故事中穿插红色歌曲,让大家伴随着慷慨激昂的乐曲,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的沧桑与辉煌。
唐女士讲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信教先爱国”的优良传统和“敢于担当、慈悲济世”的精神在东华禅寺得以发扬和传承。
作为东华禅寺的开山方丈,建寺伊始,万行法师就站在宗教与国家民族大同的角度,30岁创立“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的东华家风。自2008年10月1日以来,东华禅寺每月都保持升国旗、唱国歌、齐诵护国经的惯例,已成为寺院特有的佛门仪轨。2018年,中国首座佛教爱国馆落成,馆内供奉十余尊爱国高僧的立像,以弘扬历代高僧大德的爱国行迹。
为喜迎国庆佳节,东华禅寺书画院精心筹备了一场艺术盛宴——爱国主题书法展,共汇聚二十九幅艺术佳作,其中十九幅出自将军之手,七幅则来自知名艺术家的精心创作,共同构成了一场视觉与精神的盛宴。书法展于10月1日至15日面向公众开放,我们诚邀您莅临书法展,共同感受艺术之美,共庆祖国之盛。
在将军的作品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军魂》与《风华正茂》。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将军们深厚的艺术功底,更通过画笔传递了他们对于国家、军队的深厚情感与崇高敬意。
《军魂》以其雄浑的气势,描绘了军人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风华正茂》则以其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军人们青春洋溢、斗志昂扬的岁月痕迹。
此外,书法展还特别展出了东华禅寺方丈释万行的《中国梦》以及申晓旭的《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等艺术家作品。释万行的《中国梦》寄予了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景;而申晓旭的《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则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倡导了秉持正义、效法先贤的高尚品德。这些作品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共同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艺术与精神的双重盛宴。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将中国共产党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佛菩萨“普度众生,无我利他”的精神一代代传承并发扬下去,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忘初心,勇敢前行,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编辑@一心
摄影@罗诚东
排版@明慈
审核@文化部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粤(2022)000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