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五年间,东华禅寺共植树木4万余棵、铺设草坪37780平方米,造福一方水土,培育东华康养生态。
阳春三月暖花开,植树造林正当时。
好雨知时节,好农知雨时。
早在这场,连绵数天的春雨降落以前,东华禅寺绿化组的成员们早已在寺内各处遍植大型古树、园林花草、茶树茶苗;生态园里,东华四众们也忙着出坡,翻土、施肥......
所有未雨绸缪的耕耘,等的就是这场绵密的春雨,将种下的植物喂饱、激活,让它们睁开机灵的双眼,吞吐东华的气息,与山林同眠,与禅韵咒音共呼吸。
茶苗要在前一年冬天趁着天气收藏,万物冬眠时种下。新种的茶苗只有十多公分,一根根傲挺挺的插在茶地里,像个茶宝宝,等着绿化组的义工们呵护。
“看到它们发芽,我悬着的心就落定了。”小胡摸着茶宝宝新发的嫩芽,表情上没有展露什么,但语气心地里跟开了花似的。
“一年苗,一年芽,如果这些茶苗到了春天没有发芽,那这一年就过去了,又要再等一年。还好今年它们都活过来了。”
我们看得到的是落在杯里的一芽两叶,看不到的是茶农们对茶苗的呵护等待与焦急盼望。
十厘米的茶苗要长上三年,才能长到可以采摘的成熟度。一年苗一年芽,三年苗长成茶。师父掐了已熟的三年茶树上的一芽两叶,递到嘴里,开始咀嚼。
“很清香,可以放心吃,都是纯天然,没有打过农药的。”
细如油的春雨打过东华山,禅茶们静静生长。石背新茶园里,108已长成待采,龙井还是茶苗,还有紫鹃、白茶、老树普洱......国家号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经济植物,东华禅茶生养在东华山里,受茶农哺育,而又反哺东华,化为禅茶一味,在品茗思禅间,浩养东华四众。
禅茶坡地,远山云弥,茶农们已开始采摘明前新茶,最早一批东华禅茶在大悲咒的梵音里,开始了新一年的杀青、揉捻、干燥......
“到了几万株苗,你们快去!”
为了赶在春雨降临前,将几万株花苗种进土里,几十位花农同时开工,分布在不同地方,一个聚落一个聚落的栽培新苗。
“你这不行啊!你看这么大的土块你就直接压在上面,这苗能活吗?”
“还有这,这......这边的苗都是歪的,用点心,用点心!把这里当自己家来种植,你们在家会这么种苗吗?不会吧,对不对。”
在每一块种植区域间奔波,是祖意师父的工作日常。十几年的绿化经验,看着寺里一片片土地从荒芜到长成树林,少不了他日日的叮嘱以及督查维护。
常年在地里奔跑,翻越土坡,指导种植,使得他腰间的旧疾时常发作,但和寺里的绿化工程相比,这些都不算什么。
“看着这么多苗,如果不把它们种好,那时间和心血都白费了。”
“现在就等雨了,雨一下下来,它们就活了。”
寺里的洒水车,按额定两辆,每日供应绿化部浇土洒水,以稳定花苗的成活率。
绿化组的义工菩萨一刻不停地举着重重的洒水管道,为刚种下还没缓过气的花苗补水,直到下午五点水车的水彻底用完。
预定的是两台洒水车,但也有协调不畅,只有一台的情况。为确保不会有苗因为缺水而干死,祖意师父会叮嘱善行师父和车队沟通,重新派车。
现在春雨如期而至,师父身上的担子也卸下了点,不用再担心花苗喝不饱水了。
育树是百年大计,育人是千年传承。
禅宗文化传承千年,靠的是一代代祖师传教育人,将禅宗法脉流传至今。
东华禅寺广植300万棵树木,类别遍及——黄花梨、龙脑香樟、红豆杉、白玉兰、樱花等......为的是翁源一带的绿水青山,万年流传。
2018-2023,五年间,共植树木4万余棵、铺设草坪37780平方米,造福一方水土,涵养东华康养生态。
蓝花楹、地涌金莲、圣诞树、紫玫瑰、青杆月季、千年紫薇、黄花风铃木、水杉、黄槐、大王椰、大榕树......滋养了东华人的山间生活,日日与花草相伴,与树木为邻,浮尘之心也随之静然。
师说:“其实无论做什么,比如出坡劳动,挖菜地、种树、种菜,只要把身、心、物三者融为一体,就是在定中,就是‘无为法’。”
春节刚过,山门前的空地上就竖起了几株高达数十米的大楸树,巨大的树木象征着文化的发展、贤德的备至。
一辆辆卡车载着育树育人的希望驶进东华,随着起重机的装吊,文明就此落地。
未来,东华禅寺还将在山门左侧,建起古树公园,搜集全国各地百余棵百年、千年古树于林,将千年禅宗东华文化以树载道,渊源流传下去。
编排@明盛
图片@文化部 审核@文化部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粤(2022)000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