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价值
劳动带来尊严
劳动是美德的体现
劳动是通往理想的桥梁
如果你说自己是水
你就应该滋润大地
如果你说自己是阳光
你就应该照耀万物
否则,你什么都不是
——万行大和尚法语
“农禅并重,寓禅于农”源自百丈怀海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禅门宗风。各大丛林秉承祖制宗风,在劳动中悟道的高僧屡载灯录。
所谓“运水搬柴无非佛事,舂米做饭正好参求”,东华禅寺的法师和信众们在山水田园间一心劳作,自耕自养,堂上坐禅,堂下禅作,动中亦不离参禅。
动中不动
方显功夫
雨过之后,远方缥缈的云雾在山间穿梭,清晨的东华山,风中吹来一股清新湿润的青草香,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几番春雨的滋润下,菜园里一片片绿油油的蔬菜渐渐成熟,嫩绿的菜叶在一粒粒晶莹剔透的露珠下,更显新鲜、饱满,见者欢喜。
早斋过后,全寺常住出坡,有的到菜园里采摘新鲜蔬菜,有的给正在成长的蔬菜施有机肥料、浇水,有的负责锄去田间杂草,有的忙着搭架子,大众分工不同,有序合作,忙忙活活,简简单单,在在处处,平平常常,直下承担。做功夫不一定在静中,能于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功夫。
人的自性如大地般坚定,人的妄念有时却如野草般生长。师父说:学佛就是不断地把自己内心中贪嗔痴的草拔掉,“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是需要靠“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方法去修行的。于劳动中,专注当下,体悟物我一体,自性如如不动。生活无处不禅机,功夫落在实处,方显出修炼的机用。
在东华禅寺的菜园里,四季的有机蔬菜适时而种,应季而生,三十多种时蔬常年供养着寺院上下十方常住三宝,这离不开四众弟子每日的精心照料和爱护。少了杂草的侵占地盘,这里的蔬菜每天快乐的聆听着经咒梵音,享受着阳光雨露的滋养,感受着日月星辰的流转,无忧无虑的生长着。
除菜园外,还种有茶树、山茶树、花生等作物,师父们秉承古训,坚持农禅并重,自耕自养。从播种到生长,从耕耘到收获,点点滴滴,无不凝聚着劳动者们的辛勤付出。东华禅寺的四众弟子们在不同的时节收获成熟的果实,用无私无我之心默默地护持着寺院,护持着三宝,践行着东华禅“以人为本,借事炼心,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思想。
一花一草皆风景,一砖一瓦总关情。寺院的一砖一瓦,一楼一阁皆来自十方供养,汇聚了万千大众的善心捐赠,同样凝聚了大众建造之时的心血和汗水,四众弟子用心维护着这里的每一处建筑,像呵护着自己的心。
早晨,一部分常住在家风广场的五龙朝圣水池出坡劳动,大家手拿铲刀,一铲一铲清除池中水垢,如同清洗心中尘垢。在一次次坚定的碰撞中磨去杂质,让光滑的地板显现最初的洁净模样,漫空金粉都迷眼,一瓣心香不染尘。
师父说:“打坐的时候,在禅座上炼心;下座之后,在做事上炼心。这个道理就相当于打坐是在磨刀,下座之后是用刀。会用刀的人,刀越用越锋利。 你以为每天打打坐,念念咒语,就是修行了?你不针对你的缺点,不针对你的恶习,不针对你薄弱的一面去努力,都不叫修行。”因此,平日做事中才能验证静中得来的定是否还在。
和谐社会的核心
在于个人的六和
丰功伟绩始于公,
一事无成皆因私。
大公兴国,大私误国。
家不和邻欺,
国不和外侵。
——万行大和尚
《华严经》云:“行六和敬,是故能令僧宝不断。”“六和敬”为僧团的基本行持规则,也是大众修学的基本原则。佛教徒虽有七众弟子之分别,但在团体生活的原则上,则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这个标准就叫做“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东华禅“以人为本,借事炼心,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便是通过做事修炼内心,以达个人身、口、意、戒、见、利六和,个人六和则团体六和,才能创造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的“六和”环境。
“以人为本、借事炼心”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从心入手,每一个人身心和谐了,整个社会便和谐了。“觉悟人生”是上求菩提,为智;“奉献人生”是下化众生,为悲。悲智双运,菩提之路才能圆满,和谐社会便可成功构建。
文案 | 一心
摄影 | 罗诚东
排版 | 一泽
审核 | 文化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