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详情

惊蛰 | 春雷一声惊天地,顺肝健脾护阳气!

水月印象   2023-03-06 08:11

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为“蛰”;此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蛰居动物惊而出走,故称“惊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也是仲春的起始。这个时节,大地回春,春雷始鸣,蛰虫初醒,万物萌发。

起止时间2023年3月6日——3月20日,太阳到达黄经345°。

惊蛰时节

  节气养生

一、早起去“春困”:

春季,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这就是民间常说的“春困”。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早上5~7点和太阳同时“起床”,在春光中舒展四肢,进行一些节奏缓和的户外活动,如春游、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等,使身心如春天一样愉悦清朗,舒展畅达,生机盎然,利于阳气生发。


二、穿衣要“春捂”:

惊蛰时节,尽管天气转暖,但气温变化较大,尤其早晚和中午的温差相当大

大家在穿着上以“捂”为主,避免着凉

三、多运动,防疾病: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同时也是各种病毒、细菌活跃的季节,诸如流感、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易流行爆发,因此要注意预防。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邪气不易侵入身体,也就不会发生疾病。

因此,保持阳光心态,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十分重要。

四、饮食:

1. 春季与肝相应,惊蛰时节饮食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平和。

饮食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如菠菜、芥蓝、西兰花、荠菜、春笋、胡萝卜、木耳、芹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可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春季肝气正旺,易伤脾,故要少吃酸,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养脾。

2. 民间有“惊蛰吃梨”的习俗。

惊蛰处于乍暖还寒之时,易干燥,致外感咳嗽。

可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花式”吃梨。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症状。

注意:如脾胃虚寒或血糖偏高之人,则要少吃生梨。

3.  常吃抑菌食品。

气温回升,细菌、病菌等微生物活力增强,易侵犯人体而致病,宜常吃点清热解毒的“抗菌”食品。

比如,马齿苋、蒲公英、蜂蜜、绿茶、香菇等,它们大多享有“天然抗生素”之美誉。

万物萌发

  节气特点

一、春雷始鸣,雨水渐多,气温升高。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家无闲,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这时,我国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西南和华南地区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的春光了。

二、惊蛰始,春耕忙。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例如,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需及时耙地;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应适时追肥;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


三、百虫惊动,杂草萌发,病虫多发。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

四、惊蛰雷鸣,南北不一。

惊蛰前后大地湿度渐高,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活动频繁导致春雷频发

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因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不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华北西北部的初雷日要到4月下旬。

  特别的惊蛰

在春天的节气里,惊蛰是有点特别的。

立春、雨水、春分、清明、谷雨,个个都温润和煦

只有“惊蛰”,带点石破天惊的气势,轰轰隆隆地惊醒了天地万物

它是如此高调,用“春雷启鸣”宣告“寒冬已逝”,用“草木萌发”化解“千里封冻”,用“蛰虫惊走”唤醒“万物生灵”,用“大地回暖”孕育“春色满园”,用“桃花初绽”绘出“十里芳菲”。

“惊”,是惊醒,又何尝不是惊心,它亦像天地间铿锵有力的一记提醒和鞭策。

犹如菩萨之金刚手段,明师之狮子吼,一声棒喝惊醒弟子,顿悟实相,如梦初醒。

万行法师说:“造化本温柔,只有当你感受不到它的润物细无声时,它才会使用晴天霹雳的手段。”

故,菩萨低眉,慈悲六道,金刚怒目,降服诸魔。

IMG_8336.jpg

愿你身旁,亦有良师益友,相伴左右

于轮回中找到你,困顿中解救你,睡梦中点醒你,迷途中导正你。

找回你,便不愿放开你,紧紧拉住你,一起朝着菩提大道,无畏无惧,勇敢前行

文案 | 一心

摄影 | 罗诚东

排版 | 明慈

审核 | 文化部

微信图片_2023022119435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