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佛教对中国茶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唐代茶圣陆羽就是自小在寺院里习得制茶方法,写出了中国第一部茶书《茶经》。
茶禅一味
传说达摩少林面壁,揭眼皮坠地而成茶树,其事近诞,而其所寓禅茶不离生活之旨,则有甚深意义。
茶汁性淡,醒脑提神,破除睡眠,生津止渴,既符合佛教戒律要求,又有利于修行禅定,佛家历来倡导饮茶。
中国的茶禅文化发展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禅宗有言:“平常心是道”,与丛林密不可分、已然普及大众的饮茶,自然而然成为悟道起修的途径。
“茶”是物质的灵芽,“禅”是生活的灵丹。“茶禅一味”,是佛门寓教于禅的心法。一茶一禅, 两种文化, 有同有别, 非一非异。一物一心,两种法数,有相无相,不即不离。
东华禅茶制作流程
东华禅茶
自古名寺出好茶,东华禅寺也在延续着茶的故事。万行大和尚说过:茶禅一味,喝茶就是参禅,禅不离茶,茶不离禅。茶是品,禅是参,茶道和禅道本是一体。
俗话说"明前茶,贵如金",东华禅茶精选乌牛早嘉茗1号及龙井四十三号两种茶树品种,均于明前采摘,茶叶外形扁平,味醇气香,色泽翠绿,属早春珍品。
明前茶最大的特点是鲜嫩爽滑。乌牛早入口清香回甘,带有青气和豆香,口感与龙井相比偏淡些;而龙井则豆香明显,口感相比乌牛早更为醇厚,入口更顺滑甘甜。
东华禅茶注重有机、纯天然、无污染,茶树生长在风景秀丽的山林之中,这里的空气以及土壤环境十分有利于茶树的生长,产茶自然环境优越,产出的茶叶品质优良。
种植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山下云雾缭绕、湿度较大、日照时间长、阳光散射、雨水充沛。这种条件下长出来的茶叶芬芳物质多、茶芽柔嫩、味道浓厚而不苦涩、香气浓。
洁净的水源也是出产高品质茶叶的重要原因,东华禅茶使用纯天然山泉水浇灌,每日滋润茶树生长。
茶园于山林中,土壤肥沃,抗虫害能力较强,完全不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保证茶树原生态生长,只使用有机肥,将有机无污染贯彻到底。
好山好水产好茶,从种下的那一天起,东华禅茶每天听闻佛号生长,在法师和居士们的禅心培育下开花结果。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茶叶每日由法师、居士亲手采摘,只摘取最嫩的一芽两叶,当日便会将新鲜采摘的茶叶送去制茶。
寺院内的制茶工坊向我们展示了制茶的重要工序:首先竹筛摊放,晾干除水至茶叶绵软即可继续加工;
接着将晾晒好的茶叶投入制茶机中,高温杀青,使其逐渐成型;
反复摇晃,烘干提香,茶叶的清香顿时四溢开来;
最后由人工二次筛选符合标准的茶叶进行装袋,层层挑选,只为呈现最好的茶。
东华禅茶,需要时间的磨炼与专注的信念才能做好,其中每道工序都不得有半点马虎。工坊采用原始手工和现代机器相结合的工艺。
机器确保规范化制茶,精确控制时间、温度和湿度,产出品质稳定。而人的存在,令茶叶更具有人情味。
以茶入禅,从选种、种植、采摘到炒制,无不浸润着以无味为至味的精神,追求平淡太和的禅意。看似简单的制茶工艺,成就东华禅寺独有的好茶。
层层精选去除杂质
不如吃茶去
赵朴初先生曾有诗云:“七碗爱至味, 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简单而直接的“吃茶去”三字,使茶禅之融合初露端倪。
茶道主张以茶修德,强调内省、自悟,这与禅宗思想中的“顿悟”是一致的。无论是茶, 还是禅道, 其本质上都是一种精神理念诠释与传递。
人们通过饮茶的技巧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升华思想。喝茶和禅、和打坐、和道,是一个状态,是一个感觉,是一个境界。你会喝茶了,就会修道,会修道了,就能够与佛沟通。
一泡好茶,需经多道复杂程序,方可冲泡出怡人的茶汤。人生不也正是如此,如无艰难磨砺、风雨洗礼、经受岁月浮沉,怎能散发出生命的芬芳?不必执着诸法相,不如一起品茶香。
荐读
188 0751 2882